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培养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自建校以来,北航文科
  为学校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2022年1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
  文科发展大会
  这是学校首次专门召开
  以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大会
 
 
  过去的两年中
  在“精品文科”学科建设方针的指导下
  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
  实现历史性突破
  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一起来看——
 
 
  北航文科学科群
  拥有10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占全校学位点数量的27.8%
  10个一级学科凝练43个学科方向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
  积极设置前沿交叉学科方向
 
 
  分别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金融学、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能源经济、行政管理
  经济学、英语、德语、翻译
  法学、视觉传达设计
 
 
  2022-2023年
  文科学科群新增一系列国家级人才
  引领文科学科群建设发展
 
 
  
  
   
    
     
      
       
        
         
          陈文博 副教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2022-2023年,北航文科学科群
  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1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7项
  北京市社科基金32项
  较2021年前大幅增加
  其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
  2022年在国家社科基金
  军事学项目实现0的突破
  2023年在国家社科基金
  新闻学项目、艺术学项目实现0的突破
 
 
  
   课题名称: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
   主持人:外国语学院 田俊武
   课题简介:旨在解决英国旅行文学中没有文学史书写的重大缺陷,通过对英国旅行文学的“源头”、“勃兴”、“辉煌”和“转向”的历时性书写,勾勒英国近1500多年的殖民主义、大国崛起、现代性进程,丰富中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从而为中国政府认识英国、世界和对外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课题名称:2022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系统韧性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研究:技术赋能、制度保障和指标引领”
   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詹承豫
   课题简介:聚焦党和国家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战略,建构了系统韧性的关键概念,从技术赋能、制度保障和指标体系角度,深入分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理,为推动高质量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学理阐释和方案支撑。
  
 
 
  
   课题名称:2023年“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建立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春玺
   课题简介:依规治党是加强党的自我革命的治本之策。如何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如何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及巡视机制、问责机制,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从理论上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制度保障。
  
 
 
  
   课题名称: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研究”
   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永红
   课题简介:秉承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引领,从解构其内涵出发,剖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概念、时代内涵与特征,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理论体系。基于巴斯德象限以及组织权变理论,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及体制机制;以四大领域、四类高校为例,开展高校有组织科研多样化路径的试点研究;并立足包容性评价理念,提出我国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评价体系与对策。
  
 
 
  经济管理学院
  “绿色导向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管理决策”项目
  获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负责人为范英教授
 
 2022年9月
 《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3.0版)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
 “网络和信息化蓬勃发展”主题的代表
 入选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北航法学院周学峰教授
 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
 网络主权概念文件3.0版的撰写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李成智教授
 致力于航空航天史研究
 出版《阿波罗登月计划全史》
 《中国航天工程创新历程》等
 多部航空航天发展史系列学术著作,形成了自身话语体系
 
  经济管理学院范英教授
  入选2023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经济管理学院郭仁拥教授
  范英教授、秦中峰教授
  宋文燕教授、黄海军教授
  外国语学院任伟教授
  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2人在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
  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表独著文章
  法学院杜群教授的
  《环境法体系化中的我国保护地体系》
  发表于202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义良教授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现代性特征》
  发表于202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
 
 
  北航文科学科群大力构建
  社会科学交叉创新研究平台
  经济管理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吴俊杰教授
  成功获批数据智能与智慧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数据智能与智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引领,依托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在数据智能基础理论和智慧管理关键应用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实验室以管理科学与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系统科学为学科基础,在群体智能与智能复杂系统方面开展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在人机协作、群智决策等方面的瓶颈,并且以智能社会治理、智慧商业管理为主要应用研究方向,支撑政府、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数字经济中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近10项、国家信息安全计划项目20余项,曾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牵头申请
  “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
  入选首批教育部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名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是唯一一个面向低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也是工信部下属高校中唯一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的实验室。这是北航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在培育周期中,实验室将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实体化建设,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瞄准学术前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实验手段,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实践性研究,积极探索工科类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特色发展路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沈旭昆教授
  致力于智能交互与服务设计创新
  建立虚拟奥运博物馆
  实现中国、古希腊体育文化精神的
  数字化广泛传播
  承担2022年冬奥会
  混合现实态势感知与协同会商项目
  研发混合现实电子沙盘协同会商系统
  服务北京冬奥组委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於水副教授
  担任《中国奇谭》首集
  《小妖怪的夏天》导演
  从细节处塑造人物形象
  以中国风展现东方美学
 
 
  线条干练的角色形象
  温暖人心的美术风格
  收获观众一致好评
 
 
  文科学科群
  斩获一系列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奖项
  彰显了北航文科的高水平、高质量
 
 外国语学院郑飞教授
 主持的“以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为导向的
 博士学术英语课程”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法学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成员走进北航附中进行普法宣传
 俄罗斯著名画家瓦伦丁和加琳娜受邀到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讲座,与学子们情切交流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组织举办“北航-圣安娜大学文艺复兴与现代性暑期学校”
 
  服务北航一流人才培养
  支撑学校整体学科发展
  人文科技深度融合交叉
  承担制度创新历史使命
  打造精品文科,北航在行动!